跳至主要内容

阅读与思考: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之需求篇纲要

最近有很多人问我:你们是怎么确定一个需求的?

对于新点子,99% 的情况否定是对的

不要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

不要从同类产品找需求

不要听从产品经理的需求

需求只来自于你对用户的了解

一、需求不来自于调研:决定新功能开发的调研是没有意义的

二、需求不来自于分析:

三、需求不来自于讨论

四、需求不来自于竞争对手

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

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工具甚至省钱

爽胜过功能:“爽”& “好玩”

为群体效应而做:附近的人

为想法而做:朋友圈

只抓主场景,不做全功能

需求来自于对当下生活的理解

需求来自于对信息流的理解

对未来的理解比对当前的需要更重要

最后一刻才决定新版本特性

世界是新的



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尝试解构一段幽默

  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情节: 乌老大脸上肌肉牵搐,又“啊啊”了几声,突然指着虚竹骂道:“臭贼秃,瘟和尚,你十八代祖宗男的都是乌龟,女的都是娼妓,你日后绝子绝孙,生下儿子没屁股,生下女儿来三条胳臂四条腿……”越骂越奇,口沫横飞,当真愤怒已极,骂到后来牵动伤口,太过疼痛,这才住口。 虚竹叹道:“我是和尚,自然绝子绝孙,既然绝子绝孙了,有什么没屁股没胳臂的?”

《微信公开课》上张小龙的公开演讲

 微信是一款现象级的互联网产品,至少以互联网产品普遍的生命周期看来,微信是一款跨越了生命周期的互联网产品。要想理解微信在产品实践的一些观念,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和他们对话,阅读他们的书就是一种最直接的精神交流。 前几年流传着一本奇书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,互联网产品从业者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,书里的内容大致上来自于 2012 年微信团队内部的一次分享会。而在现在,微信依然是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健康生态的互联网产品,我们又该用什么方式来继续更新对微信的认识呢? 我的方法是:从微信张小龙过去几年的公开课中学习微信的产品观

你日常爱用的词语,竟有这么多在压抑自我!为什么“夹带私货”是一种很愚蠢的说法?所谓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其实很粗糙|心理|哲学|历史|自我成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