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遇到强加观点的人咋办?

前情是在老池的直播间出现了一位观众断言:苹果系统处理暗黑模式一定给人产生了恐惧感。最后老池只能无奈地向她解释:“不必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别人”以及友好地屏蔽。

“不必强加观点给别人”这个观点阐释多了,也算得上是一类“正确的废话”:大概听进去的大概也就不必再说了,听不进去的跟他说了也是白说。


“正确的废话”说白了也就是折磨明白人。一方面要被人强加观点,一方面还要听着这些废话,明白人得多遭罪,我想明白人应该积极主动地应对这些“跳蚤”。


如果有人总在你身边强加给你观点,屏蔽他们的勇气是很重要的。以大辉老师的「解忧杂货铺」星球为例,没过多久就会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可爱出现,但每个小可爱的最后被拉黑屏蔽。


沟通,是要和能输出价值的人做的交换。对于仅仅强加观点的人,拒绝沟通也是不错的,有时甚至不必教会他们礼貌。如果这类角色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能传播价值而是带来损耗,交流也是浪费时间。


我的感触源于我的经历,过去自己见识浅薄,也因为这个原因也被人拉黑过,那时开始我意识到:别人拉黑我根本不是为了教会我礼貌,因为他不需要教我礼貌;他只是拒绝和我沟通,因为这也是不必要的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尝试解构一段幽默

  天龙八部里有这么一段情节: 乌老大脸上肌肉牵搐,又“啊啊”了几声,突然指着虚竹骂道:“臭贼秃,瘟和尚,你十八代祖宗男的都是乌龟,女的都是娼妓,你日后绝子绝孙,生下儿子没屁股,生下女儿来三条胳臂四条腿……”越骂越奇,口沫横飞,当真愤怒已极,骂到后来牵动伤口,太过疼痛,这才住口。 虚竹叹道:“我是和尚,自然绝子绝孙,既然绝子绝孙了,有什么没屁股没胳臂的?”

《微信公开课》上张小龙的公开演讲

 微信是一款现象级的互联网产品,至少以互联网产品普遍的生命周期看来,微信是一款跨越了生命周期的互联网产品。要想理解微信在产品实践的一些观念,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和他们对话,阅读他们的书就是一种最直接的精神交流。 前几年流传着一本奇书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,互联网产品从业者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,书里的内容大致上来自于 2012 年微信团队内部的一次分享会。而在现在,微信依然是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健康生态的互联网产品,我们又该用什么方式来继续更新对微信的认识呢? 我的方法是:从微信张小龙过去几年的公开课中学习微信的产品观

你日常爱用的词语,竟有这么多在压抑自我!为什么“夹带私货”是一种很愚蠢的说法?所谓“精致利己主义者”其实很粗糙|心理|哲学|历史|自我成长